
那小编想说,这也不是你铤而走险的理由!
房屋,对很多人来说是栖身之所,是生活必需品,有的人工作了一辈子只为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但如果只是因为价格优势而把目光转向小产权房,最后很可能就是血本无归,多年的积蓄毁于一旦。
前不久,从山西到北京务工的刘先生一直与妻子孩子租住在通州,月薪不高的他疲于奔命,只为维持一家人的温饱。他表示多次动过买房的念头,但是找来找去,基本都是几万块一平,实在承担不起。因为买不起商品房,后来刘先生铤而走险买了小产权房,花100万元和开发商签订了合同。没想到,家的感觉没找到多久,就风云突变,执法机构不请自来了。

小产权房虽然价格低廉,但其背后的风险也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
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其产权证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而是由乡政府或村政府颁发,所以叫做“乡产权证”,又叫“小产权房”。这类房没有国家发放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购房合同在国土房管局也不予备案。所谓产权证也不是真正合法有效的产权证。
虽然,小产权房已经禁止修建了,但是市场上小产权房的买卖还是没有明令禁止。
目前小产权房主要有三种:一是村民在自家的宅基地上自行筹资兴建的自有专用房;二是由村委会和村民在集体土地上自行开发建设的统建房,村民既是建造者,也是股东,可以得到相应分红;三是由开发商出钱,村集体出地,两方合作建设的楼盘,经过合理规划,有相关物业管理甚至是配套设施。
购买小产权房的几大风险:
Q1:小产权房属于违法建筑,没有房产证,不能办理贷款
因为小产权房国家是不承认的,也不予办理登记手续,因此,小产权房没有房产证,不能办理银行贷款。
根据我国担保法第37条第四点明确规定,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不能抵押。而小产权房产权证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而是由乡政府或村委会颁发,其土地属于村集体,房屋主人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是有争议的,因此不能用于抵押。
实际上,目前部分地区小产权房购买者可以通过民间的担保公司办理抵押贷款或者个人借贷。但因为小产权房的政策风险较大,所以贷款机构一般也不愿意承担这份风险,因此即便寻找民间借贷机构申请贷款,成本也会很高,无形中加大了购房人的资金压力,增加购房风险。
Q2:房屋质量问题得不到保证
小产权房子不受到法律的认可,没有在房管部门备案,且不在政府机构的监管范围内,因此,在房屋使用过程中,当遇到房屋质量问题以及附属配套设施问题时,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现在的正规商品房尚且出现各种问题,小产权房可想而知。
Q3:村委拒绝办理过户手续,购房者无法迁入户口
如果村委拒绝给你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就算你买了小产权房,也不要想以后能拆迁,即便是以后拆迁,也可能得不到国家的安置补偿;买了小产权房,购房者无法迁入户口,无法获得免费医疗和义务教育资源。
Q4:无法规避的“一房多卖”的风险
因为小产权房无法进行不动产登记,所以购房者很难确认卖方有没有偷偷将房屋再次出售。
Q5:小产权房套现困难,难以转让
小产权房相当于你是用买房的价格,租了一套一直租到它拆迁为止的房子。它不能办理变更登记,这意味着房屋的物权人始终是卖方,买方得不到房屋所有权,更别提套现、转让。
对于小产权房,购买风险巨大,可以交易的小产权房被限定在非常狭窄的范围之内,建议意向购房者不要轻易尝试购买小产权房,稍有不慎便会导致无效交易,甚至面临被无偿征收的风险。所以在买房时需要注意销售方有无“五证”,即: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销售许可证。如果有“五证”的就是正规商品房,没有“五证”或缺少“五证”之一的就是小产权房。
如果只是因为价格优势选择小产权房,那同样具有低价优势的法拍房要比小产权房有保证的多。

所谓“法拍房”,是指被执行人没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时,法院依职权对被执行人所有的房屋进行评估拍卖,被拍卖的房屋即是法拍房。
法拍房不仅有价格上的优势,还不存在产权不清晰的问题,因为法拍房前身也是新房或二手房,只因为该房屋拥有者因为债务问题被法院进行拍卖当作抵债用途,其次,法拍房它有自身的司法交易流程,交易全程透明公开,是折价起拍。如果运气非常好,捡了大漏,价格甚至会低至半折。同样的房子,省了十几万甚至几十万,这让很多普通刚需购房者可以少奋斗好几年。
当然,其中风险也有,意向购买者要做的是更多前期准备,通过多方面途径去尽可能多的了解房源信息,积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切勿轻信网络信息,更不要盲目臆断就匆匆拍房,如此才能够购入称心如意的好房子。最后,祝大家能选到好房、住上心仪的房子。
有关于法拍房的任何问题和疑惑,欢迎咨询嘉得热线:400-066-9688。